广西展园鸟瞰图
广西展园实景图
广西展园鼓楼实景图
广西展园铜鼓王实景图
2013年4月25日,广西展园正式开工建设。按照世园执委会统一要求,目前,展园主体及大部分绿化种植工作已基本完成,整个园区的主体景观形象初步呈现,后期将主要进行展园景观的局部细化,预计7月底展园建设全部完成。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属亚热带气候,因四面八方的山岭上都有桂树,广西又称八桂,“八”字指桂树多而大之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聚居着壮、汉、瑶、苗、侗等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山水秀丽、能歌善舞的地方。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
广西展园以“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为设计主题,以步移景异为线路思路,将广西特色元素抽象化缀入到展园其中,整个平面布局犹如一个形象的乐谱符号“∮”,使游客步入园中,每到一个景点所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不同的广西特色,聆听水流的声音、铜鼓的声音、山歌的声音、绣球风铃的声音,充分表现广西质朴、自然、生态、融合的园林景观。
广西展园铜鼓景墙实景图
广西展园入口处假山实景图
广西展园月牙形水池实景图
广西展园弧形木廊实景图
广西展园内共分为四个区域:
“五彩八桂”
入口以广西建筑元素为设计因子,在展园入口的左侧景墙上,对音符、壮锦、花山壁画、桂林山水等元素进行整合,通过艺术化处理,形成一个具有浓郁广西气息的入口广场。入口右侧的假山层层叠叠,以小见大的展示出广西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进入入口广场,正对着的是铜鼓景墙。铜鼓景墙以我们熟知的壮族铜鼓、刘三姐和阿牛哥为雕塑题材,以北部湾元素、壮锦铜鼓元素、花山壁画元素,形成以时间为顺序的广西发展阶段的标识物,表达五彩的发展历程,向游客展示广西人民的能歌善舞与热情好客,不禁让人联想并哼唱刘三姐的经典山歌“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来哟唉呀,不怕险滩弯又多弯又多…… ”。壮族人民尊称刘三姐为“歌仙”,至今还有“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传颂。栈道旁的自然景石上,刻着壮族的诗歌符号,融合青砖青瓦、景观叠石,形成古朴的入口,让游客在游园之际体验壮族的文化精髓。
“曲水流芳”
经过铜鼓景墙,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山水环绕的壮家景色。月弯形的水池,让人不自觉的联系起少数民族胸前的饰件,犹如一个银制的饰物,为展园增添了几分美感。在水池旁边建起两座流水景墙,景墙上设置喷水的蛙图腾,让展园充满了吉祥与灵气。流水环绕在八桂鼓楼四周,建筑为一组弧形木廊,游客置身木廊,可听溪流潺潺之声,可观园中景色,可闻铜鼓之声,切身体验广西独有的生态魅力。
广西展园鼓楼实景图
广西展园鼓楼内部细节图
广西展园圆形广场实景图
“鼓楼传韵”
展园的中心景观为结构严谨、飞阁重檐、色彩朴实的广西特色鼓楼。鼓楼里放置一架铜鼓,供游客击打,让远近游客聆听广西铜鼓的声音,感受南越八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在侗族山寨,每当夏日炎炎,男女老少至此乘凉,寒冬腊月来这里围火,唱歌弹琵琶、讲故事。鼓楼的原型是被誉为“世界第一鼓楼”的三江鼓楼,它是侗族村寨的灵魂和标志。鼓楼为木质结构,鼓楼下端呈方形,四周置有长凳,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卯榫穿合,整座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外形如宝塔。鼓楼上吊挂广西特色的绣球、风铃,微风吹过,迎风作响,别是一番韵味。
鼓楼前的圆形广场,形似一面铜鼓,以广西花山壁画为主要设计元素,圆形中心向外发散一个个花山壁画上跳舞的人物,犹如击打铜鼓时声音向外一圈圈的向外蔓延。花山壁画是在广西壮族聚居区的左江流域被发现的,以宁明花山壁画的画幅最大。花山整座峭崖上画满了各种呈土红色的人像和物像,线条粗狂,栩栩如生,让游客在移步之中感受到广西古老悠远的民俗传说。
广西展园内壮族蛙图腾实景图
从次入口看广西展园
“铜鼓王之声”
在次入口旁边的绿化带里,将铜鼓王和蛙图腾进行组合,形成一组壮族的图腾雕塑展示。
在红水河沿岸生息繁衍的壮族先民,是拥有许多图腾崇拜的民族,其中,铜鼓图腾、蛙图腾是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图腾。图腾上的各种图饰,都是壮族先民熟悉的事物,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独特审美意识,富有很强的浪漫气息,让游客在游园欣赏图腾景观的同时了解广西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特色。(撰稿:朱雪晖、丛树志 摄影:朱雪晖)
有关链接:
传说故事之一—刘三姐
相传唐代,有一位叫刘三姐的壮族姑娘,尤其擅长唱山歌,她的山歌遐尔闻名,故远近歌手经常聚集其村,争相与她对歌、学歌。因常用山歌唱出穷人的心声,惹怒老财主后辗转逃亡到柳州。岂料,三姐的行踪被老财主所知后,要捉杀三姐。乡亲们皆要为救三姐而与官兵搏斗。三姐不忍,便起身跳入小龙潭中,正当刘三姐纵身一跳时,一条飞鱼驮住三姐,飞入云宵,三姐到天宫成了歌仙。而她所唱过的山歌,仍世代传唱着。为纪念她在柳州传唱的功绩,人们在很多地区都立有刘三姐的塑像或刘三姐庙。每当有新的壮歌集问世,必先捧一本供在她的像前,至今还有“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传颂。
相传“三月三”歌节就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每年的这一天,广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届时,岭南壮乡四海宾朋云集,歌如海,人如潮。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传说故事之二——花山壁画
从前,宁明那里有一个叫做勐卡的青年,他画的兵马,经过一百天就可以变成真人真马。有一天,不小心让他所画的兵马就都跑掉了,没人知道去了哪里。后来一个砍柴人机缘巧合在明江边的岩洞里发现很多兵马,他们有很多金银珠宝。从此,砍柴人的亲朋好友有困难就来找他们解决,但是用完了就拿去还,从不私占。有个贪心的人借了没有还,岩洞就关闭了。贪心人怀恨在心,把这件事情透露了出去,传到了皇帝耳朵里,便派大批军队去攻打他们。山洞里的兵马们寡不敌众,全部牺牲。血、人头和尸首到处都是,映到明江边的峭壁上,就形成现在的壁画。花山壁画的人兽图形,就是当年那些英烈们的形象。每逢雷雨天气,壁画的图形都有一些剥落,年长的人就这样讲:他们又去别处投生了,去做他们还没有做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