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砌筑墙:雕刻王渔阳之作
第一面文化景观墙采用青砖砌筑形式,利用青砖凹凸的变化形成一面变化的景观墙面,墙上悬挂王渔阳雕刻,利用砖墙变化的空间绘制介绍王渔阳的文字。
提起王渔洋,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三柳”——“《秋柳》诗”、 “秋柳诗社”、“秋柳园”。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聪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王渔洋的诗清新蕴藉、刻画工整,散文、词也很出色。他提出的神韵诗论,渊源于唐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严羽“妙语”、“兴趣”之说,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
景墙施工现场
白墙灰瓦墙:雕刻蒲松龄之《聊斋志异》
第二面艺术景观墙采用白墙灰瓦形式,墙体内穿插陶罐,镂空景墙放置瓦片,增加景观墙体的趣味性,景观墙上悬挂蒲松龄的雕刻与《聊斋志异》的雕刻等,增加景观墙的文化性。景观空间中放置狐狸等小型雕塑,营造一种“鬼狐”的景观气氛,景观水面上侧采用青石板形式作为步行通道。“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骨三分”;
蒲松龄是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景观墙效果图
景观墙实景
残墙断壁:复原“稷下学宫”之景观
第三面景观残墙体现“孝妇河三名人”之一赵执信以及“稷下学宫”悠久的历史。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主景观为门的形式,上侧悬挂钟,下侧采用竹简形式介绍世界上的第一所大学,钟采用悬挂形式,随着风的吹拂,钟声不停的传向远方。暗示着稷下学宫的文化不仅仅影响了当时的人,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人。在残墙另一侧,设计赵执信雕刻。
赵执信是与蒲松龄、王渔洋齐名的孝妇河畔三文人之一,是清代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诗论家、书法家。25岁升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篡修官兼预修《大清会典》。赵执信一生起伏跌宕,他的作品的现实性和人民性,他的现实主义和诗歌理论,正是在这样的经历遭遇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