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运营空间功能需求的合理分配是园区高效运营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目前运营先期筹备工作的重点。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近一个月以来,运营部根据杜本好副秘书长提出的要求,通过反复现场踏勘、调研、座谈会议等形式,积极与职能部门、设计单位对接,加班加点,一线作战,由粗到精,由精到细,采取有效措施对园内建筑空间布局及功能进行了落地前的统筹与完善。截至目前,共确定参观者服务区域16处、医疗急救点7处、志愿者服务站6处(含1处志愿者形象展示)、餐饮服务20处(含员工餐厅6处)、商业服务23处、安全保卫53处,工作成效明显。主要做法:
(一)以人为本,坚持空间布局原则。
在实际空间功能布局中,坚持“三个兼顾”的原则,对园区建筑空间进行统筹。一是在满足客流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均衡,力争让每一名参观者在游园过程中,都能快速准确的获取相关服务,努力使游客体验到“快速入园,愉悦游园,顺利出园”的游园感受。二是在科学分布数量、面积的基础上,兼顾职能需要,充分利用每一处可用的空间,提高服务设施利用率,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服务需求。三是在展现良好社会形象的基础上,兼顾商业利益,重点在人流量大、交通通达性好的区域设置商业售卖区域,满足游客需求。
(二)合理调整,适应园区建筑特点。
目前园区内建筑布局存在两个特点,一是园内景观式异形建筑较多,有些功能区域的建筑面积很大,但是实际利用面积较小,给实际空间需求落地工作带来困难,如:在鲜花大道的滨水餐厅设置的医疗急救点面积过小,紧邻卫生间,不符合卫生标准。二是部分建筑与道路有落差,或者出入口较少、较小,遇突发事件时,应急疏散空间不足。给空间功能的设置和调整带来了较大困难。如:科技餐厅入口较小,且门框较低。针对以上特点,运营部全体人员认真研究功能需求,对全园12处常规建筑进行了新一轮的深入踏勘,对照规划设计图,结合现场装修平面图,对每栋建筑内的空间功能进行了实地确认,形成电子台账。同时,根据实地踏勘调研得来的有效数据,运营部副部长张馨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和座谈会,充分征求工程、规划及使用单位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对接、梳理和修改,形成了目前园区运营空间功能布局的第一手资料。
(三)统筹兼顾,调整园区内外模块化建筑数量。
在完善好园区固定建筑空间布局的同时,充分发挥好模块化建筑的环保和空间节约性,对固定建筑实现不了或需要扩充的服务功能,用模块化建筑来承担。近期,运营部分别于8月13日、19日和22日召集工程部、规划部相关同志对园区模块化进行了实地踏勘,通过这几轮踏勘,对园区内外模块化建筑的具体位置、具体功能进行了确认。实地踏勘中发现目前园区模块化建筑设置数量过多,不利于园区整体形象的提升。下一步运营部将会同规划、工程等相关部门采用讨论会的形式作进一步细化调整,使园区模块化建筑真正成为世园会的一道靓景。(运营部 魏星亮)